????2.推進物流與相關產業融合創新發展。加強物流基礎設施與工業園區、商品交易市場等統籌布局、聯動發展,積極爭取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建設,培育壯大樞紐經濟。支持物流企業與生產制造、商貿流通企業深度協作,創新供應鏈協同運營模式,拓展冷鏈物流、線邊物流、電商快遞等物流業態。推進物流與生產、制造、采購、分銷、結算等服務有機融合,營造物流與產業互促發展生態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商務廳)
????3.推廣集約智慧綠色物流發展新模式。拓展物流信息平臺功能,優化車、倉、貨等分散物流資源供需對接,提升物流規?;M織水平。提升蘭州、酒泉國家物流樞紐運營能力,集成儲、運、倉、配等物流服務,創新一體化物流組織模式。積極適應智能制造發展需要,開展物流智能化改造,推廣智能立體倉庫、智能物流機器人、自動化分揀設備、自動化包裝設備和無人駕駛車輛等技術裝備,加快貨物管理、運輸服務、場站設施等數字化升級,提高倉儲、運輸和分撥配送等物流環節的自動化、智慧化水平。擴大新能源運輸工具應用范圍,推廣綠色包裝技術和物流標準化器具循環共用。鼓勵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廢舊物資逆向物流體系,促進廢舊物品、包裝等回收再利用。(責任單位:省商務廳、省發展改革委、省工信廳、省交通運輸廳)
????(三)培育充滿活力現代物流企業。
????1.提升物流企業網絡化經營能力。依托全省城市配送龍頭企業,在省內主要城市全面開展城市物流配送體系建設,通過搭建城市共同配送信息平臺,推進干線甩掛運輸與城市共同配送的一體化運作,打通快速配送通道網絡,建設分撥中心、配送中心和末端節點的網絡體系。按照行政區劃和物流流向促進各地區配送服務聯動發展,提升城市配送車輛的技術水平,加快城市配送車輛設備的更新改造,大力發展標準化載貨汽車,積極推進廂式、冷藏等專用車型及新能源車型的應用,加快推進城鄉配送車輛標識化管理,改善配送政策與市場環境,構建現代城市共同配送體系。(責任單位:省商務廳、省發展改革委、省交通運輸廳)
????2.提高物流企業專業化服務水平。引導運輸企業、倉儲企業、配送企業等傳統物流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和服務范圍,重點拓展供應鏈管理、物流金融等高附加值物流服務,依托龍頭物流企業,打造有專業生產廠家、專業運輸團隊、專業市場的現代物流商貿戰略聯盟。對干線運輸企業、城市配送企業等在省內設立分支機構、增設經營網點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。促進物流節點開發運營企業采取擴大投資、兼并重組、聯合經營等模式,實現網絡化經營。培育壯大醫藥物流企業,創新醫藥流通模式,提升醫藥流通效率和全過程品質管控能力。推動?;肺锪髌髽I加強設施設備投入和技術改造,完善物流作業規范,發展罐箱多式聯運,提高?;愤\輸安全水平。(責任單位:省交通運輸廳、省商務廳、省工信廳、)
????(四)提升多元化國際物流競爭力。
????1.放大蘭州樞紐帶動作用。充分發揮蘭州作為“一帶一路”開放樞紐節點作用,構建輻射西北、溝通西南、聯接中西亞、聯通東南亞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現代流通網絡。加快推進蘭州國際陸港設施建設和運營,打造國家西部貨運樞紐中心和鐵路物流中心,將蘭州國家物流樞紐建成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骨干樞紐。常態化運營蘭州—重慶中轉(至廣西)班列和重慶—蘭州商品車運輸班列,提升中歐、中亞、南亞、陸海新通道和“中吉烏”新通道4向5條國際貨運班列運營水平。加強貨物集運集拼,引導出境班列在蘭州集結,積極建設蘭州國際班列集結中心、蘭州中歐回程班列分撥中心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交通運輸廳、省商務廳、中鐵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)
????2.加強國際物流能力建設。以“全鏈條、大平臺、新業態”為指引,打造通道化、樞紐化物流網絡,大力發展多式聯運,拓展國際聯運服務,使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和“西部陸海新通道”成為全省交通、物流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,形成覆蓋主要貿易伙伴的立體物流大通道。有針對性地選擇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共建物流中心,有序規劃建立展示展銷中心、物流倉儲平臺和冷鏈物流配送網絡,集中打造中歐、中亞、南亞國際班列貨源集散地。開辟新的國際貨運包機航線,加強貨源集散組織,推動國際貨運包機常態化運營,打造西北重要的航空樞紐和歐亞航路機場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交通運輸廳、省商務廳、蘭州海關、中鐵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、民航甘肅監管局)
????3.增強口岸物流服務能力。進一步加強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的推廣應用工作,及時做好相關政策宣傳及解讀,提高企業申報效率,縮短通關時間,降低企業成本,提高通關信息化水平。強化口岸通關、轉運、換裝、查驗、信息等基礎設施配套,完善綜合保稅區、保稅物流中心、保稅倉庫等配套設施和服務平臺,提升保稅物流發展水平。(責任單位:省商務廳、省發展改革委、省交通運輸廳、中鐵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)
????(五)加強高效應急物流體系建設。
????1.建立健全應急物流快速響應機制。完善重要商品儲備體系,加強重要物資儲備,加快建立省市縣三級應急物流體系。依托物流樞紐和中心城市,謀劃布局應急物資中轉站、綜合性應急物流、冷鏈物流倉儲設施,完善物流園區應急功能,提高餐飲、醫療、煤炭、油氣等應急能力。建立完善應急物流隊伍,建立應急物流保障重點企業名單制度。強化鐵路、航空、公路等運輸部門與物流快遞企業合作聯動機制,保障突發情況下的運輸需要。建立完善應急保障機制,制定應急保障預案。健全應急物流運轉保障機制,引導建立應急物流大數據平臺,推動與應急管理信息平臺數據共享,完善信息采集、動態監測、數據分析、風險預警、信息發布等功能,重點加強對物流大面積中斷風險的研究評估,提高應急物流組織能力。(責任單位:省發展改革委、省應急廳、省交通運輸廳、省糧食和儲備局、民航甘肅監管局、中鐵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)